申請日2021.07.02
公開日期2021.12.17
IPC分類B01F15/02;C02F3/28
摘要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厭氧反應器的旋流布水系統,安裝于厭氧反應器的底部并與厭氧反應器上的進水管連接,污水經進水管和布水系統進入厭氧反應器的反應區與微生物反應,所述旋流布水系統設置有一個以上并均勻布置于厭氧反應器的底部,旋流布水系統包括旋流布水器、布水支管和回流液集水管,其中布水支管設置有三個以上,布水支管均勻布設于旋流布水器的四周并與旋流布水器連通,進水管連接于旋流布水器的底部并與旋流布水器連通,所述回流液集水管連接于旋流布水器的頂部并與旋流布水器連通。該旋流布水系統能夠用于高濃度污水的布水,適用于不同型號的厭氧反應器,布水均勻且旋流布水系統不易堵塞。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厭氧反應器的旋流布水系統,安裝于厭氧反應器的底部并與厭氧反應器上的進水管連接,污水經進水管和布水系統進入厭氧反應器的反應區與微生物反應,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布水系統設置有一個以上并均勻布置于厭氧反應器的底部,旋流布水系統包括旋流布水器、布水支管和回流液集水管,其中布水支管設置有三個以上,布水支管均勻布設于旋流布水器的四周并與旋流布水器連通,進水管連接于旋流布水器的底部并與旋流布水器連通,所述回流液集水管連接于旋流布水器的頂部并與旋流布水器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厭氧反應器的旋流布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液集水管整體呈“C”字型,包括沿水平方向設置的回流段管和集水段管以及沿豎直方向設置的連接段管,其中回流段管與旋流布水器連接,連接端管連接于回流段管和集水段管之間,集水段管位于厭氧反應器反應區的頂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厭氧反應器的旋流布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段管和集水段管位于厭氧反應器的內部,連接段管位于厭氧反應器的外部,回流段管和集水段管從厭氧反應器的側壁穿出并與連接段管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厭氧反應器的旋流布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液集水管遠離旋流布水器的一端為閉口,集水段管的底部分布設置有集水孔。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厭氧反應器的旋流布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段管、連接段管和集水段管之間均通過法蘭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厭氧反應器的旋流布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管和回流液集水管均通過法蘭與旋流布水器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厭氧反應器的旋流布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支管遠離旋流布水器的一端設置有彎管,彎管均沿同一時針方向設置。
說明書
一種用于厭氧反應器的旋流布水系統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厭氧反應器的旋流布水系統。
背景技術
近年來,水體污染越來越嚴重,在海洋、湖泊、河塘等水體中均存在富營養化和嚴重的水華現象,甚至出現黑臭現象,嚴重影響了各地城市形象以及影響市民身體健康。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目前可以通過厭氧反應器中的微生物將污水中的有機物轉化為沼氣,達到去除污水中有機物的目的,同時還能夠生成沼氣能源。
在厭氧反應器的底部布置有布水管路,污水通過布水管路進水并與反應器底部的含有物生物的污泥充分混合,污水中絕大部分有機物質被轉化為沼氣,沼氣由厭氧反應器頂部的三相分離器分離并收集進入到沼氣輸送系統,反應后的廢水由出水堰流出進入后續的水處理系統,厭氧污泥回流至污泥床,厭氧反應器具有工藝穩定、運行簡單、能耗低等優點。但是目前的布水管道主要按豐字型或回字型進行布置,厭氧反應器在處理高濃度的污水或者處理的污水中懸浮物較多時,容易堵塞厭氧反應器底部的布水管路,造成布水不均勻,污水與污泥不能充分混合,從而降低污水的處理效率。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厭氧反應器的旋流布水系統,該旋流布水系統能夠用于高濃度污水的布水,,適用于不同型號的厭氧反應器,布水均勻且旋流布水系統不易堵塞。
實現本實用新型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用于厭氧反應器的旋流布水系統,安裝于厭氧反應器的底部并與厭氧反應器上的進水管連接,污水經進水管和布水系統進入厭氧反應器的反應區與微生物反應,所述旋流布水系統設置有一個以上并均勻布置于厭氧反應器的底部,旋流布水系統包括旋流布水器、布水支管和回流液集水管,其中布水支管設置有三個以上,布水支管均勻布設于旋流布水器的四周并與旋流布水器連通,進水管連接于旋流布水器的底部并與旋流布水器連通,所述回流液集水管連接于旋流布水器的頂部并與旋流布水器連通。
所述回流液集水管整體呈“C”字型,包括沿水平方向設置的回流段管和集水段管以及沿豎直方向設置的連接段管,其中回流段管與旋流布水器連接,連接端管連接于回流段管和集水段管之間,集水段管位于厭氧反應器反應區的頂部。
所述回流段管和集水段管位于厭氧反應器的內部,連接段管位于厭氧反應器的外部,回流段管和集水段管從厭氧反應器的側壁穿出并與連接段管連接。
所述回流液集水管遠離旋流布水器的一端為閉口,集水段管的底部分布設置有集水孔。
所述回流段管、連接段管和集水段管之間均通過法蘭連接。
所述進水管和回流液集水管均通過法蘭與旋流布水器連接。
所述布水支管遠離旋流布水器的一端設置有彎管,彎管均沿同一時針方向設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厭氧反應器的旋流布水系統的有益效果是:1、本實用新型通過旋流布水器和布水支管的設置,使污水均勻噴射于厭氧反應器的反應區內,從而使污水與含微生物的污泥充分混合,污水處理效率高。2、本實用新型中通過設置回流液集水管,使厭氧反應器在處理污水濃度較高或者污水中懸浮物較多的情形時,旋流布水器能夠吸入回流液,回流液將污水進行稀釋混合,從而避免污水堵塞旋流布水器和布水支管。3、本實用新型中連接段管設置于厭氧反應器的外部,一方面厭氧反應器的側壁能夠對回流段管和集水段管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另一方面,若旋流布水系統發生堵塞,只需將連接段管的法蘭拆卸掉,從回流段管的一端通入氣體或清水就能將旋流布水系統疏通。4、本實用新型中集水段管的底部設置有集水孔,能夠均勻的將反應區頂部的反應后的污水吸入集水段管內,吸水效率高。5、本實用新型中布水支管遠離旋流布水器的一端設置有彎管,使污水沿圓周方向噴射出來,從而將污水均勻的分布到反應區的各個位置。6、本實用新型中旋流布水系統根據厭氧反應器的大小可以設置一個以上,滿足不同型號厭氧反應器的均勻布水。
(發明人:李海波)